跳到主要內容
藏品資訊-大標題[電腦版]
藏品資訊-小標題[行動版]
:::
霽紅直口瓶藏品圖,第1張
霽紅直口瓶

瓷器

口徑4.4 高20.5

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《霽紅直口瓶》(清代)(館藏編號06907), 撇口,直長頸,斜肩,圓腹,圈足。圈足端無釉,足底白釉有青花篆書款「大清乾隆年製」。瓶口及內壁為白釉,外部瓶身施霽紅釉。器腹處有修補痕跡。此器為陳列器或可作為花器使用。
霽紅釉、雞紅釉、祭紅釉皆指景德鎮陶工在明宣德時創燒的一種釉色,以銅為著色劑,色似初凝的雞血,深沉安定,不流釉,因祭紅器作祭祀郊壇之用,故名。
《霽紅直口瓶》(清代)於1956年納入史博館館藏,是當年館方接管由教育部撥交二批日本歸還古物的第一批。日本歸還古物乃自甲午戰爭以來,日本劫回國內或未經我政府許可擅自發掘的文物,二次大戰後由政府向盟軍駐日總部提出追償。1947至1948年間在臺灣接收六批歸還古物,計一百零五箱,一千四百九十三件,當時均由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代管。

登錄號:06907

可授權